10月1日上午,“金石永固,朱墨华章——金石传拓与篆刻作品展”在学校文物与艺术系开幕。本次展览由全国文物保护产教融合共同体指导,学校主办,文物与艺术系承办。展期为期七天,集中呈现学校外聘教授吕夫永、文物与艺术系专业教师李萍萍在金石传拓与篆刻领域的精湛艺术成果,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职业教育文化育人提供生动实践样本。济南市莱芜区副区长韩冰,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山东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靳永,学校党委副书记、院长徐运国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文物与艺术系党支部书记、主任王金玲主持。
靳永从专业艺术视角出发,对本次展览的艺术价值给予高度评价。他指出,吕夫永老师长期深耕金石传拓技艺领域,其成果为金石传拓这门古老技艺注入了新时代活力;李萍萍老师则在篆刻艺术创作中深度挖掘“书刻同源”的文化内涵,作品生动诠释了传统篆刻艺术的当代魅力。他认为,学校立足文博特色专业优势,将传统文化传承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有机结合,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仅为学生搭建了接触、学习传统技艺的优质平台,更探索出一条高职院校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的可行路径,为全国同类院校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借鉴样本。
徐运国在致辞中强调,金石传拓与篆刻艺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璀璨瑰宝,其传承与发展对守护文化遗产具有深远意义。他指出,学校始终深耕文博特色专业领域,坚持将传统文化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流程,从课程体系构建、实践平台搭建到校园文化营造,全方位推动传统文化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积极对接国家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战略需求。此次展览既是学校深化“传统文化+专业教育”融合模式的重要实践举措,更是落实学校“服务产业发展、传承文化基因”核心任务的具体行动,进一步推动校园美育高质量发展,增强师生文化自信与专业认同感,为学校培养具备扎实专业技能与深厚文化传承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筑牢根基,助力文博行业高质量发展。
仪式上,吕夫永作为济南市祉斋拓片制作有限公司总经理,向学校捐赠千余件珍贵古器物及精品拓片。
随后,韩冰宣布展览正式开幕。
开幕式后,与会嘉宾与师生共同走进展厅,近距离观摩金石传拓作品与篆刻作品。现场,吕夫永、李萍萍两位教师围绕作品展开细致讲解,从金石器物背后的历史渊源、文化价值,到传拓时的纸张选择、技法运用,再到篆刻创作中的章法布局、刀法精髓,深入浅出地分享创作理念与技艺特点。生动讲解与精美作品相得益彰,让在场观众沉浸式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展厅内不时响起阵阵赞叹。
此次展览不仅是一场技艺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一次文化传承的生动实践。展出的每一件金石传拓与篆刻作品,既凝聚着中华文明千年传承的金石精神与审美追求,也践行了学校将“文物中的家国情怀”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理念,真正实现“非遗技艺在校园”的常态化落地,为高职院校以特色办学服务文化强国战略提供了鲜活样本。
未来,学校将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地协同与校企协同育人,精准对接区域文化产业发展需求,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领域持续深耕细作,不断为地方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职业教育动能,同时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态传承,为服务国家文化强国建设贡献高职力量。